《徐州宝藏》第15期:陶马俑

马,自古以来与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在汉代,马不仅是人们物质生产、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,也是财富地位、军事实力的象征,又是汉人勇武精神、进取精神、生命意识和图腾崇拜的体现。

《汉书》称马为“国之大用”,统治者对马赋予了极大的期望。西汉时期,为了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作战的军事需要,汉朝政府非常重视马匹的驯养,不仅鼓励老百姓养马,而且官方也大量养马。西汉景帝时,朝廷就在甘肃、陕西一带设置了三十六个养马场,饲养了三十万匹马。汉武帝更是一位爱马如命的皇帝。公元前101年,汉武帝征伐大宛国获得大批汗血马,武帝特意为此而作《西极天马歌》以赞宝马。歌曰:“天马来兮从西极,经万里兮归有德;承灵威兮降外国,涉流沙兮四夷服。” 在中国古代,军马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。所谓“千乘之国”,“万乘之尊”,之所以如此重视马匹,是因为马不仅可以牵引车辆、运载货物、耕种拉犁,而且还是军事斗争和交通中外的基本工具。

在徐州博物馆俑偶华采展厅内展出了2件西汉时期的陶马。陶马高64厘米,体形健壮,额头上的鬃毛呈圆形,双眼暴突,双耳直竖,鼻翼鼓张,双唇微合。马的唇、耳及鼻孔内均涂有红彩。颈部剪鬃,身脊微凹,臀部宽厚,前腿直立,后腿稍曲,蹄圆。马尾下垂,梢部挽结。这两件陶马出土于羊鬼山陪葬坑,同样的陶马在狮子山西汉楚王墓的陪葬兵马俑坑内也有出土。

狮子山兵马俑坑位于狮子山西麓,1984年底开始发现,共发现6条俑坑,埋藏各类兵马陶俑近5000件,象征戍卫楚王陵寝的一支地下军队。陶马位于一号坑中部,一号坑由驷马战车、将军俑和一列步兵卫队组成。将军俑高54厘米,头戴平顶盔,身着三重深衣,外罩博袖长袍,双手拱于胸前,手上有一长2厘米、宽0.4厘米的方孔,手中原持有兵器。将军俑周围曾发现块状涂朱木器朽痕,原应有木质战车,只是战车已朽。由此可见,以将军俑为首的组合应是这支楚王地下军队的指挥中心。

徐州历史悠久,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众多。西汉楚王墓与其陪葬兵马俑坑的发现与发掘影响巨大。徐州出土的汉代陶马俑集中于西汉,东汉时期发现较少。据目前已公布的考古发掘资料,陶马俑在西汉楚王墓、楚王墓陪葬坑、楚王墓从葬坑、中型汉墓内有发现,均属墓主的陪葬品。

汉代厚葬风气浓厚,宫廷中专门设有制作各种随葬明器的手工业作坊。汉代俑的种类、数量、材质、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,虽然普通墓葬中极少有人物俑出现,但鸡、犬、猪、马等动物俑的大量出土,表达了当时人们企盼社会安定、生活富足的美好心愿。

徐州出土的汉代陶马俑用陶土做成,呈青灰色或黄褐色,烧成温度在1000℃以上。采用合模制作方法,马俑的头、颈、身躯、四肢、尾皆单独模制,最后组装为一个整体。其中,头、颈、身躯用双模合制,体腔中空,腔壁厚重,下部留口,内壁上有许多明显的加工痕迹。四肢、尾多制成实心体,部分后腿上部为空心。马俑成坯入窑烧成之后,再施以彩绘,彩绘的颜色有红、白、黑三种,多用红彩描绘马饰。

徐州自战国末期以来为楚地势力范围,西汉王朝建立后,其统治集团的组成人员大多直接来自楚地,相应的审美取向受楚文化的影响深远,因而楚文化成为支配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文化艺术走向的决定力量。徐州汉代陶马俑因此又继承和吸收了楚文化的风格,雕刻线条简练明快,生动传神,造型生动精致,富有个性,具有楚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。